第14章 (第2/6页)
语落花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在这之前,她一定要让面粉和稻米端上她的餐桌!
七月是个好季节,粟米和黄米已经等待收割,如果抓紧的话,还能赶上一波冬小麦,李瑶光的种田计划,时间刚刚好。
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强调保墒抗旱,尤其是在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干燥,雨水稀少,保墒成为种植小麦的关键。《氾胜之书》中提到,冬小麦的种植应该在夏至后七十日,寒露前后,目的是为了蓄墒和增进地力。
为了提高种子的抗旱性和抗寒性,这个时候的农民会使用特殊的种子处理方法,用酢浆并蚕矢于半夜浸泡麦种,天明后播种,可以增强小麦的抗旱和抗寒能力。
精耕细作的麦,收获远远大于黄米和粟。李瑶光不是学农业的,更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但美食的诱惑实在太大。在她殉国之前,天天有空就要去她批给农家弟子们的试验田观摩,扎上袖口裤腿就下田耕种。
真理来源于实践。做网格员的李瑶光深以为然。她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才认可了这句话的含金量,读书万卷可能也不如亲自拿起锄头,去测量沟渠的深度,种子的密集度,覆土的厚度......
她当然没那么老实,一面拼命记下已经存在的农业经验,一面按着虾皮姐给她下载的农业技术手册,用权势和钱粮威逼利诱那些农家弟子陪着她做实验,在实验中夹带私货——如何利用畜力、人为增加绿肥、控制昼夜温差、减少病虫害......
李瑶光指手画脚的瞎指挥,让麦的收获起码提高三倍,达到亩产7-8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长安附近的庶民不少人去求种,祈求来年能够全家填饱肚子。
要不是育种和指导种植的官吏人手极为有限,皇帝当场就能让全国改种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