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3/9页)
语落花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瑶光殉国前,她有一整个女子秘书班和算数班——阿爹李稷力排众议,选有才华有志气的官家女子入学,特批皇宫里的宫殿给她们学习和办公——赐名锦鸾苑,当时用的就是廉价的纸和用纸卷着的石墨条,无数的计划文案和计算都是出于这里,她们为税收和律法立下了无数心血和功劳,推进大夏的进步和发展。
就算是人死政消,廉价的纸和石墨条总是方便好用的,这也能推广不下去她当年也没太保密配方,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偷,错了划掉,方便大家推广创新啊!这天下的人都不读书了吗
回少夫人,听说长公主去世以后,锦鸾苑就慢慢没人了,至于纸,大户人家也不缺刻刀和竹简,要慢慢刻字才是风雅,少夫人也是学着刻字长大的,至于那些庶民,读不读书都无所谓,陛下只会从高门大户选取贤才,小户人家连被推荐的入门礼都拿不出,识字读书也无用!管理文房四宝的丫鬟机灵的站了出来,替李瑶光解惑,她虽然觉得娘子嫁人之后变了不少,但还是想要抓住机会出头,这样,才能有选择的可能。
连记录一些乡野趣闻和酒楼商铺记账也用不上吗李瑶光犹自不死心。
少夫人,您记错了,这几年北戎连年在边疆抢掠,陛下送去很多财物求和,庶民一年到头不得闲,活着都难,哪有闲心记录,富贵人家也用不着。至于商铺酒楼,这几年四周都有旱灾蝗灾,粮食少了,他们很难经营。更何况,很多人说纸是廉价之物,即使记录也不如竹简保留的时间长,还玷污了书籍的高贵和风雅,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算是李瑶光的锅了,她不会写毛笔字也懒得练,配套纸张用的是墨条笔,结果——
感情笔墨纸砚不分家,她还是太小看历史的必然性了。
你叫什么名字看起来不像是穷苦人家的出身——
奴婢春红,少夫人慧眼,小女本是南阳王家旁支庶女,家父去世后被嫡母赶出家门......幸得宁夫人仁心宅厚收留,小女无以为报——
你原本的名字叫什么能写会算,李瑶光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