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的会议开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大家的意见南辕北辙,而且总是有各种新的问题冒出来。
这个话题很容易牵扯到一些麻烦的议题——这些议题却和眼前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比如人权、伦理、道德什么的。这倒也不奇怪。原来的云球是一个在世界的某个小角落里运行的小黑箱子,虽然在科学界还有些名气,在公众眼中却很不起眼。其实,没什么人真正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即使这样,网络上也有这样那样的说法,其中有些已经让人很不舒服。一旦把云球推向社会,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人人瞩目的明星。至少这么做的初衷就是这样,否则干嘛要推向社会呢大家已经逐渐接受,它可能是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各种复杂的问题。面临的将是公众舆论的拷问,而不仅是会议室里的诘难。
至于王陆杰的话,所谓正好通过娱乐化进行正名的说法,恐怕是王陆杰忽悠他们的成分多一些。正名的同时,惹麻烦的机会更大。这些问题原本就存在,以前大家可以假装它们不存在,但未来多半可就不行了。自己偷偷摸摸地做些什么,和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些什么,心理感受的差别恐怕很大。这一切带来的压力,最终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所能够采取的决策和实际行动。
讨论来讨论去,讨论的主题总是偏离。特别是经常偏离到一个和会议初衷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大家总是不由自主地讨论,娱乐化之后,云球以及地球所,应该如何生存如何面对公众如何面对压力甚至,如何面对挣来的钱虽然有几个人,特别是孙斐,总是在话里话外表示出对这些铜臭气的鄙夷和厌恶,但钱就是钱,讨论如何花钱,其实是会议中最有创造力也最欢乐的部分。
任为原本希望讨论的主题是找到一个合理的办法,阻止云球的娱乐化。这个主题本质上,是要想到另外一个挣钱的办法,如果有钱了,自然娱乐化就不需要了。
但是,办法并没有。
资金短缺的问题,本来就不是第一天面对了,大家也不是第一天琢磨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已经被琢磨烂了,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没办法,也不能指望这两天,忽然之间就有办法了。
如果拨款的来源断了,按照以前的经验,靠科学界的资金肯定没法过日子。过去的十年中,除了从量子计算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大量资金以外,其他科学领域虽然也有很多合作,但几乎没挣到什么钱。毕竟,科学界的钱无论多少总是不够用。烧钱的项目可不仅仅是云球。随着量子计算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成熟,至少是那些领域内的人们自以为是的成熟,任为他们想破脑袋,也实在找不到新的可以无偿支援他们的冤大头了。
原本,云球还有一些同道。世界上还有两个类似的项目,一个在巴黎,一个在西雅图。不过,前两年都已经先后下马了。这两个项目并没有像他们云球那么烧钱,相应的进展水平也远远不如他们,但是,它们的研究机构都早早就看到了不妙的前景,果断终止了项目。这不知道算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所有有点需求的事情都必须来找云球了,他们因为自己的独一无二,成了科学界的稀缺资源。而不幸则是,这些失败的项目仿佛是在诅咒他们,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们也不会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