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球白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要命的是,阿依拉沉迷于古老的事物,比如油灯,比如玻璃板下的照片或者抽屉里的信件……脑网中予取予求的电子图像如何又为何放在玻璃板下同样易于访问的电子邮件如何又为何放在抽屉中不要说机器人卡娅,就算今时今日的人类,也未见得了解阿依拉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即使知道油灯的含义,人们并不会因为油灯没油熄灭而感到奇怪,青烟的消失也顺理成章……这一切不过都是物理书解释过的,无所不在的自然规律在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上的一次具体展现。
可是,阿依拉表演中抑扬顿挫的声调似乎暗示,那些普通的现象都是神秘的启示,隐藏了深刻的含义,这无疑令人困惑。至于西塞为什么不敢重读信件或者瞥一眼照片,就更加是无法索解的难题了。卡娅的逻辑电子器件所内置的理性和逻辑,长期陷在这样的迷宫之中,张皇四顾,茫然打转,不知道出口在何处,更不知道出口外是什么……卡娅的痛苦倒是更容易理解……卡娅并不会感到痛苦,只是计算过程中出现了死循环、内存泄漏、堆栈溢出、同步错误等等难以查找的技术问题,我却仿佛能够替她感受到无能为力所带来的痛苦。
看护机器人在多数医院中的表现一贯良好,在精神病院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这是普遍现象。可是,偏偏精神病院对看护机器人的需求是最迫切的。一想便知,如果不使用看护机器人而雇佣真正的人类护士,看护一位普通的躯体病病人不能算十分困难,尽管要各种劳作,但多数情况下无须精神紧张。可是,精神病人不同,对护士们而言,劳作或多或少并不重要,关键是很容易被病人的呓语、猜疑、郁郁寡欢、胡搅蛮缠、反复无常以至暴躁狂野折磨得疲惫不堪,进而对工作产生恐惧和抵触。这种工作需要的神经系统的强大和稳定,超出了一般人可以舒适承受的限度。所以,比起看护普通病人,愿意看护精神病人的真人护士一向更少,精神病院对看护机器人的需求也就更大。
而且,如今的现实世界,除了某些特殊疾病,在多数躯体病的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意识场会预先从患病的空体中解除绑定,移出空体,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暂存……最好的暂存方式,是意识场趁机进入系统宇宙旅行玩乐,系统宇宙中自然会有一具健康的空体等着被游客所使用。当然,要有钱才行。甚至于在年轻人的词典中,患病和休假是一个意思。于是,医生治疗空体就简单多了。解绑了意识场之后,空体没有意识,不会感到痛苦,更加不会胡闹,以至于麻醉药品的销路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医院中的麻醉科室也变得无关紧要……可以说,医生治疗空体的过程和我这个维修工程师修理机器人的过程差不多,所谓看护实际上是不需要的。
但是,精神疾病既涉及空体中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涉及意识场本身,治疗过程中意识场不能迁移,否则任何治疗都不会有效果,无数的实验和真实病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意识场的存在,尤其考虑到是精神病人的意识场,就带来了看护的困难……简而言之,如今的精神病院中,没有看护机器人帮忙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阿依拉所在的精神病院,由于卡娅坏掉,并且恰好没有冗余机器人可以替代卡娅,从而非常着急想要修理卡娅,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那天加班,我来到公司简单地检查卡娅之后就发现不对头。卡娅的硬件没什么问题,软件也是最新版本,却连续死机。开机死机,开机死机……循环往复。同时,在卡娅的运行过程中,我没有监测到任何通常所见的系统异常。我是一个有经验的维修工程师,立刻意识到这种问题一定和应用数据有关。尽管这是发生在卡娅身上的问题,但很可能和她所看护的精神病人的疾病异曲同工——那些精神病人,据我所知,疾病的产生固然和基因脱不了干系,然而,很多情况下,主要诱因在于他们的生活经历。
所谓应用数据,是机器人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具体到卡娅身上,是它和它所陪护的病人之间的交互所产生的数据。除非是刚出厂的全新产品,应用数据为零,否则机器人的所有行为或多或少都会依赖于之前产生的应用数据,所以,越陈旧的机器人功能越强,人类也越能感受到这个机器人平易近人,容易相处。机器人的学习过程,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过程别无二致,只不过如我之前所言,无论机器人的应用数据多么丰富,它们的功能提升依旧局限在设计者最初预置的逻辑框架之内——以我之见,比人类诞生时大脑中被预置的逻辑框架大得多,也复杂得多。最关键的是,在机器人被预置的逻辑框架中,最大最根本的逻辑起点,是一定要讲逻辑,而在人类被预置的逻辑框架中,我怀疑,却未必包含一定要讲逻辑这个逻辑起点。
既然卡娅的死机多半是源于应用数据的问题,我立即查看了存储器。数据量很大,而且出于隐私原因,应用数据是加过密的,我无法直接解读。
不过,我可以用很简单的办法验证我的推测。我把应用数据拷贝出来做好备份,暂时清空卡娅的存储,之后重新启动卡娅——果然,卡娅好了,不再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