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玉英分辨不清声音发自哪几个亲戚,她始终懵懵懂懂,心里头像爬进了一百条小毛毛虫,没着没落,又痒酥酥的。
快走到大门口时,玉英娘一把抓住玉英的胳膊,哽咽着说:孩子,娘知道对不住你,可为了……玉英娘抽噎了一下,到了人家可不比在自己家里,有亲爹亲娘的护着……凡事要多忍着点儿……
玉英只觉得鼻子眼睛一酸,便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这回行了,哭了。哭了!
人群中又是一阵子唏嘘嘲哳。
四个衣着鲜亮的送亲的姑娘,四妮儿、三满、二换和臭早已拿着穿衣镜、热水瓶、搪瓷盆等物品恭候在马车跟前,她们是和玉英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儿。玉英一边哭着登上马车,钻进帐篷。
帐篷犹如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先由污渍渍的柳笆在马车上搭成拱棚,再在拱棚上面覆盖着层苇席,苇席上面再覆盖层红线毯,红线毯的外面又覆盖一层枣红色缎子被面。拱棚的前后分别挂着红布帘,红布帘的上端又有用红绸扎制的三朵大红花。自打破四旧,立四新运动轿子被废除以后,鲁南一带农民不知谁创造发明了这种非车非轿的专用于迎接新娘的交通工具。
四妮儿她们在玉英的前后左右坐定,车外面又一阵噼噼啪啪炮仗声响过,车夫甩了一下红缨鞭子,这时,马车开始摇摇晃晃地向前移动。
一层又一层的柳笆、苇席、红线毯、缎子被面和红布帘把四月轻柔的风挡在了帐篷的外面,又把外面四月的阳光过滤成一团火。于是帐篷里犹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身新里新面新棉花,三面新棉袄棉裤的玉英不一会儿便香汗淋淋。于是,四妮儿刚一劝说,她便立马止住哭泣,扯下红盖头当汗巾,一只手解开衣领纽扣一只手将红盖头当扇子对着自己甩动。
马车驶出村庄,四妮儿吩咐三满二换把布帘收拢一边,掖进柳笆和苇席的夹缝中。帐篷里顿时敞亮起来,有清新温柔的风贴着面颊擦着耳边穿过。玉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母亲为了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她知道那都是什么:为了哥哥,为了田家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