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元华; 编;溢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按曹先生的八十回本,还是合高先生的一百二十回本续写老人问。
虽然续的人很多,如姜凌、归助子等写得都不错,比较起来还是高鹗的续得好些。就以曹先生的为根据,参考高先生的,还是按‘程高本’一百二十回接下续写吧。和尚说。
有人对高先生的后四十回持不同看法。老人说。
这是见仁见智的缘故。《红楼梦》本身是文学作品,不是史实传记,‘再梦’不是‘红楼考研’,既然是小说,就照你的思路写好了。道人说。
请问,以什么为线索老头问。
‘十二支曲’之《晚韶华》呗!道人接着说,还须在意《好了歌》及其注释的预示。前书不是有许多尚未得以印证吗就是留给‘再梦’的。
恕我蠢笨,听你说了还是觉得云里雾里,是否可点拨得更明白些老人要求道。
你去叙说宝钗、李纨几个‘红楼遗钗’,呕心沥血、不息追梦及贾府后人恩怨情仇的传奇故事好了。把散了的合起来,断了的连上来,丢了的捡回来,去了的接过来,朽了的剥开来,陈了的抛出来,枉了的矫过来,直了的竖起来;使悬着的以续其解,欠着的以承其偿,留着的以延其余,搁着的以拓其义,梦着的以圆其迷,给时势演进一个预示,给人间世俗一个提醒,给是非曲直一个评判,给娱情逸性一个消遣。道人喋喋不休地说。
这样的‘再梦’是否合乎曹先生本意,它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有否相左老人似懂非懂地问。
合的合的,没有相左。一个事物消长是波浪起伏的过程,在黛玉香消、宝玉出家以后,出现贾府传人的‘兴盛’现象是符合自然规律,也是遵循‘红楼’轨迹的。曹先生在李纨的判词中写道:‘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由此可见,贾兰定然深孚众望,官为六部九卿,李纨才有凤冠霞帔。《好了歌》中不是说‘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等等,说明了祸福相依、轮回往复的发展变化法则和‘人无本来空若天’的道理。和尚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