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开始的时候,王济看不起他这个叔叔,吃饭的时候,大家面前都有菜,就不给王湛面前放。王湛只是从容地让人把菜端来而已,没有任何不悦之色。有一次,王济去王湛家,看到王湛在看《周易》,很不以为然地问:“叔父还看这?”王济让王湛说说易理,王湛说的都是王济闻所未闻的道理,王济从来没把这个叔叔放在眼里,听过之后,肃然起敬,流连忘返,怅然若失,叹道:“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这是我王济的罪过啊。”
王济有马癖,曾经看到一匹马迟迟不前,王济对马的主人说,这是因为马害怕把披在身上的挡泥布弄脏了。把布除去以后,马就踏泥而去,王济识马可见一斑。王济有一匹马最爱,王湛却说,“此马虽快,但是力薄不能坚持走长路。近见一匹督邮的马比这个好,只不过粮草喂的不到位而已。”王济把那匹拿来试养。王湛又说:“这马任重才能知道他的本领,在平路上比赛比不出来。”结果果然王济原来的那匹马不行。从此,王济对这个叔叔佩服有加。
司马炎曾经问王济,你那个傻子叔叔死没有?过去王济总是无话可说,后来,司马炎又问,王济理直气壮地说:“臣叔根本不傻。”司马炎问:“能和谁有一比?”王济回答:“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王湛的儿子王蓝田王承,就是东晋第一名士,孙子也是王蓝田王述,就是《世说新语》里面说的那个和鸡蛋过不去的急性子,他继承了爸爸王承的蓝田侯的爵位,虽然都是蓝田侯,但是,书上一般把王承称作王安期,(王承,字安期),而把他的儿子王述,称为王蓝田,不要混淆啦,他们的事情,我们在东晋的时候再详细说。
而穷奢极欲的石崇呢?也决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个只知道吃喝享乐的酒囊饭袋。
他在洛阳西北建了一个很大的庄园金谷园,在元康6年(297年)和欧阳建等人在此欢聚,石崇写下了著名的《金谷诗序》。《世说新语品藻》记载了全文,同为《世说新语》的企羡篇,记载东晋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听到人们把自己写的《兰亭集序》能和石崇写的《金谷诗序》媲美,把自己和石崇相比,自己脸上十分高兴。(“甚有欣色。”)当然,王羲之后来居上,《兰亭集序》不论从意境上或是情调上都比《金谷诗序》要高,诚如苏东坡的评论:“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见《东坡题跋,右军斫脍图》)
但是,石崇也不是一个只会斗富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