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中于前朝进士及第的王定保,当年为躲避中原战乱南入湘地,却没有机会拜投楚王马殷,再至岭南投到清海军刘隐帐下被辟为幕客,直至刘改制称帝,便立刻许于其高官厚禄加以重用;
李殷衡则为赵郡李氏那等名门望族出身,祖父李德裕官居太尉,却因受诬陷与排挤家门子弟尽被贬谪,可他至岭南时却被刘隐、刘兄弟盛情挽留、加以重用;
而中原望族世家的赵光裔,虽因战乱滞留岭南,却“耻事伪国,常怏怏思归”刘则即遣人仿照其笔迹,发付使者待书信将他膝下儿子连同家眷都接到兴王府,殷勤挽留,并许以高官厚禄,最终打动得赵光裔肯尽心尽力为其所用。
所以这些越国重臣,也都是因为刘要争取士人的支持,推诚相待,的确也曾表现出最大的诚意,而让他们曾经以为效命于越国,为刘所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才干。
只不过越国皇帝刘性情偏激极端,犹如生着两张面孔,一方面他极为重视招揽提拔文人士大夫,可是另一方面,他残忍嗜杀、贪猥无厌,而且自从改制称帝之后,他做为暴君的一面也显露的愈发明显。
就算又已经意识到刘太过狂妄自大,与魏朝交恶,对内又滥用暴政酷刑,这也已经危害到了国本但是赵光裔等人也都见识过了经刘改良施行的那些令人发指的酷刑,他们哪个还敢犯颜直谏,而激起那条南海蛟蜃愈发不知收敛的杀性?
兼之近期以来,刘也更为听信身边的阉宦,如赵光裔、王定保、李殷衡等大臣也绝非分毫不通安邦治国之道的昏官庸臣,只是他们在朝中的作用,无非是处理好本职政务,可是如今已着实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
所以这些留在自家府邸中,就候着魏军上门的朝中大臣心中喟叹,大概也都是同样的想法:
罢了非是我不肯为越国殚精竭虑,可是陛下刘闭关自擅、妄自尊大,到底还是自取其祸。古人言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我等何等何能?不敢死谏而招致灭顶之灾,当然也不配与古时先贤比肩。只是扪心自问,过往为刘尽忠,虽也要顾及自保之道,可是能做的也都已经做了如今越国将亡,我们也已是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