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欣雀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樊若身着今日姚婶为她新买的青色布衣,头发随手挽了个髻,站在行知书馆门前,看建筑地段就知道做书籍买卖这事利润不小,无论哪个朝代的都城都是寸土寸金,这书馆占地面积约一个大型酒楼的面积,两层高,四处又都分散着服务的人员。可见若能在这找到工作,起码应该温饱无虞了。
在行知书馆中各处转了转,樊若冲门口结账的掌柜的打了个招呼。“掌柜的,不知您这边可有什么短工可打”
“哦小姑娘看着有些面生,可是近日才到同雄城来呀”掌柜笑眯眯的问。
“嗯,来投奔亲戚的,城南铁匠铺的李铁匠是我叔,我瞧着掌柜的这店面可不小,想来应该是需要不少誊录人员。”樊若也笑呵呵的回
“看来姑娘写得一手好字”
“掌柜的这里可有纸张”刚在书馆中转了转,虽说不少字樊若并不识得,但这里的字和地球古早时期的字大多形式相似,只是抄写应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不如姑娘就把这科举必考的齐国通史腾录一段。”掌柜的说着递过一本书。
像模像样的接过书本,樊若一手簪花小楷写的掌柜赞赏不已。“日后由我行知书馆提供笔墨,抄写地点随姑娘方便,若是想在书馆抄写,我们店里有专门的抄书位置,姑娘抄的书我们按照每五页一文的价格收购。”
“樊若谢过掌柜的那樊若今日就先在书馆抄录。”樊若心中开怀,今日的糖人定是买的到了。说起来,还要感谢32世纪的教育系统,那时人们重视古早文化传承,毛笔字作为国粹是需要每个中国人自小学习的;各种戏曲也是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的,虽说得其精髓不易,但文化传承胜在传递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