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晓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出身寒微,亦无从军经历的姥爷来说,作为普罗大众的一员,对于那个时期的国际局势不能说是一知半解,只能说是浑然不清。
本身大字就不识几个,写起自已名字来都费劲,你要非逼得张飞绣花、李逵识字,那也着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不过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他们会有一个统一的口号和信仰,那就是听他老人家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不夸张的说,他们对于那位老人的信仰、热爱和支持,是深深烙在每个人的骨子里的。
若是没有他,或许中国人民至今都还在黑暗里摸索和徘徊。听他的,准没错。
60年代末,通爷爷一样,因众所周知的缘故,姥爷也被“光荣”地送上了开往新疆若羌县的火车,留下姥姥和以大姨、大舅为首的几个孩子在老家,各有分工。
据大姨和母亲回忆说,她们白天会去学校读书,下午放学以后也捞不着玩,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要去帮着种地、薅草、喂猪、捡柴禾。
累、苦,很不容易。
但回想起来,他们的童年也并非就见得是难以名状、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反而对那个年代的生活有更多的感怀和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