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不捡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跟当时端砚石材的开采难度有关,因为制作砚台的端石常年浸在水中,这样导致寻找端石石脉异常艰难。
就算找到了石脉因为无法在水中开采还需要排水。
开采一处石脉往往需放水一月甚至数月,之后还要修建道路,清理泥沙,加固石壁,采石难度比起开采金银来更要难上三分。
整个唐代端砚的产出数量都极为的稀少。
有人更是推测整个唐代的端砚不过数百方而已,所以这方端砚是唐砚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端砚一砚难求的情形到了五代南唐才稍稍缓解,倒也不是说什么开采工艺提升了,而是文人愿意为端砚砸钱。
南唐朝廷在端州置砚务官,加大开采力度。而就算这样产出也不多。
直到北宋时,石砚才勉强与瓦砚平分秋色。
注意,是所有的石砚,包括洮砚、歙砚在内一起的数量,这说明在宋代,端砚的产出依旧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