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简单的说,场面顿时就全面失控。
帝国空军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然制空作战的主力是“战-11B”这类重型战斗机,但是受产能限制,并非所有部队都能获得重型战斗机。
其实,在大战爆发之后,帝国都没有能够解决“战-11B”的产能瓶颈,或者说帝国空军没有提高“战-11B”生产效率的动力。原因很简单,在配置上全面升级的“战-11C/D”已经完成设计,前者是保留了制空作战能力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而后者是全面强化了制空作战能力的空优战斗机,均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后者还配有综合光电探测系统,制空作战能力比“战-11B”提高了数倍。在完成验收测试之后,这两种改进型“战-11”就将投产,成为“战-20A”正式服役之前的主力战斗机。
按帝国空军的规划,还会以C/D的水准对前期型号进行改进。
正是如此,战术航空兵的很多前线作战部队装备的是“战-10B”。
严格说来,“战-10B”的空战能力,特别是超视距空战能力比“战-11B”要强一些,主要是配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
虽然在解决了小型化的技术难题之后,帝国空军没再发展无源相控阵雷达,特别是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全都在向有源相控阵雷达看齐,而“战-10B”也由此成为了帝国空军唯一配备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但是就性能而言,无源相控阵雷达不管是在探测距离,还是在多目标交战能力上,肯定超过了传统的多普勒雷达。
要说的话,还是“战-10B”稍微小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