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趣的是,斯兰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的主要目的,不止是为了加强国防建设,还为了赚取外汇。
道理也很简单,在南方次大陆这边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工业国,即便是梵罗国与巴铁,其军事工业都算不上完整,很多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别说是自行生产,连基本的维护保养都无法保证。
当然,军火贸易本身就是一本万利的行当。
按照斯兰当局做的规划,把军事工业发展起来,哪怕仅具备维护保障能力,都能从梁夏帝国驻军那里赚到大量外汇。对于还在进行战后重建的斯兰来说,最为紧缺的,也就是以帝国金元为主的外汇。
这也是斯兰大力发展包括石油化工在内的重工业的关键原因。
由帝国石油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斯兰当局提供土地与税收优惠,共同组建的“斯兰国际石化集团”,在科伦城郊外的石油精炼工厂,第一期工程的设计产能就高达1500万吨,其中500万吨是按帝国军用标准生产的航空煤油。很明显,这座石油精炼工厂针对的就是帝国驻军。第一期工程就能够满足驻军的作战消耗,等产能提高1倍的第二期工程完工,总产能达到了4500万吨,不但能够满足斯兰本国的日常消耗,还能够提供给环梵炎洋地区的帝国驻军。到时候,就不再需要从帝国本土向梵炎洋地区的军事基地运送燃料,斯兰生产的燃料就足够了。
只是,这座石油精炼厂最快也要等到年底才能够进行试生产,而达到设计产能,恐怕是明年的事情了。
显然,进攻行动不可能拖到年底。
5天之后的10月22日,由帝国空军临时征用的60架大型民航客机,把第十三陆战师的近2万名官兵送到了斯兰。
这是开战之后,用民航客机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略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