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采用传统钢材,航母的机动性能必然会大幅度降低,也就会导致作战能力降低。
在某种意义上,以第三次全球大战之前的技术水准,“薛远征”级这类10万吨级超级航母就已经是极限了。
正是如此,在完成论证之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才转为技术储备。
必须得说,帝国海军只是向现实妥协,并不等于放弃了对更大吨位航母的追求。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一直在积极的寻找解决“吨位限制”的办法,为此设立了多个军事科研项目。
其中部分项目,成为了在大战期间启动“未来航母”研制工作的主要依据。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中分离出来,代号“磁力链条”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
该方案的核心,其实就是通过拆分组合的方式,解决因为尺寸过于巨大而导致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只是,该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让海军觉得没办法接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