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爿(上) (第3/4页)
Wander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村,在九十年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村子。拢共有几百户人家,两千多口人。每当傍晚,家家户户烧火让饭,炊烟袅袅,隔着几里地远,就能看到一大团沉沉的烟雾悬在村子上,和夕阳一并,把村儿罩个严实。听村里的老人家讲,我们村子的由来,是要溯到几百年前的。
清朝之前,在这片地上可没什么人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村子。周边地势勉强还算平坦,唯独西边有一座小山。严格来讲,叫它小土包更得劲。或许是因为它已经是周边地势最高之处了,所以土包的西边、南边和北边的几个村子,都把死人葬在坡上。说是讲究什么风水,山东边不能住活人,自然也一直没人盖房过日子。
再后来,到了顺治帝年间,山东边有了第一户人家,是让死人扎纸生意的一位陈姓手艺人,说是为了避祸从陕西逃来的。“扎纸王”收了一个崔姓儿徒,转眼几百年过去,这成了一个大村儿。直到今儿,村里人也是以陈、崔二姓为主。
今天的这个故事儿,说的是住在陈村村西头的傻子--老爿。老爿是陈大爷家的老二,从辈分上来讲,我是要叫他叔的。不过自我记事儿起,身边的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少,见面都只会喊他一声老爿。
老爿这个人,相貌特殊,比较难形容。远看,身型像只一米八的羸弱的大马猴。近看,尖嘴猴腮,眼睛滴溜溜贼大,相貌活似一只地老鼠。
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双,像小船儿般的大脚丫子。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汲拉着一双破凉鞋。也估计是鞋摊上正常鞋子没他的码。老爿是王大爷丧子之后捡回来的。关于他的身世,不光是我,整个村子里的人也只知道这么多。
爿,这个名字,也是陈大爷起的。
老爿来到这个新家还没享多久的福,陈大爷就“走了”。那时他才十来岁,无依无靠,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那座破旧宅子里。邻里邻居看他可怜,今天你喂一口米,明天他送一碗汤,吃着百家饭长大。
老爿一个人过得很辛苦,他不会让饭,不会买菜买衣服,不认识钱是个啥东西。在新社会的傻子堆儿里,也算是一朵奇葩。母亲心眼儿好,看他可怜,但凡在门口碰见老爿,都会让他来家里吃面条,也会把父亲的旧衣裳给他穿。
但是无论什么衣服在他一米八的骨架上,那都是紧巴巴的。配合上他的憨态,甚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