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友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青时期的知青视其时间的长短、地域差别、自身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等因素,其命运也是不尽相通的,有的知青顶替父母回城,有的知青因参军、推荐上学等等,没当几年知青也离开了农村。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知青是很幸运的,还不能被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知青,因为这部分幸运的知青回城后,其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相对来说比后期回城的知青要好一些,要我说的话,具有五年以上知青经历的知青那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知青,他(她)们回城后所经历的坎坷,所尝到的酸甜苦辣以及沉重的生活压力,比较前期回城的知青,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
后知青时代的知青,如果以六十岁退休年龄来计算的话,回城后就有四十年左右的生活历程,在这漫长的人生中,后期回城的知青基本上就是社会的最底层,就是人们所说的弱势群L那一类人,有个别知青甚至可以用“很惨”这两个字来形容。
但是他(她)们依然是那样的勤劳、依然是那样的刻苦、依然是那样的节俭、依然是那样的无怨无悔,正当年富力强的时侯又被下岗,自寻门路,自食其力,可他(她)们仍像知青时期那样的听话,不埋怨,不嫉妒,不吵也不闹,安安静静的自已去寻找可以勉强糊口的生存空间。
当然,后知青时代的知青也有时代的佼佼者甚至风云人物,但毕竟是少数。
我想如果这本书完成后,我一定抽时间去采访那些普普通通的具有五年以上知青经历的知青,听他(她)们讲述回城后的生活历程,然后原汁原味的记录成书。
自从我退休后,每一次和知青们摆谈起那一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大家都百感交集,滔滔不绝起来,尤其是现在年纪大了,只要有机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大都是下乡插队的那些往事,这些难以忘怀的经历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抹不去,忘不掉。
曾经无数次听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