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近年来,随着各国商人涌入大唐,也把不少异域风情引入了长安,扎耳洞,佩耳坠便是其中之一,大唐女子恪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不愿意轻易跟风,但平康女子被父母卖入风尘后便改名换姓,和生身父母割断了联系,反倒没了忌讳,于是,便有不少爱美心切者跟风扎穿耳洞,用各种精美的饰品装饰耳垂。
“大唐女子即便穿耳洞也习惯只扎一对,‘一耳多钳’大多是异族女子的装扮,可从这荷亦的面相上看,不像是有异族血统的样子……而且,她的发型服饰过于工整,成排的耳坠却又显得很叛逆,这风格很是矛盾,好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强烈地束缚着她,她想要极力反抗,却又无能为力……”
站在荷亦身边的是那位蓄着长指甲,擅长刺绣的舞伎,名叫梅如,她生着一张倒三角脸,高颧骨,薄嘴唇,一双眉毛被化成了乌突突的一片,眉底的皮肤微微红肿,眉毛周边也被眉黛染脏了,用再白的英粉也遮掩不住。
孟得鹿一眼看出破绽,“这个梅如的双眉生得很不对称,左高右低,想必,她也正是为了掩盖这个缺点才在画眉时改来改去,结果越改越糟,越描越黑……而双眉高低不平的人平时往往都有斜眼看人,抛眉挑衅的习惯,所以,她的性格一定是逞强好斗,锋芒外露!”
舞伎桃若躲在人群的最后,但这毫不妨碍孟得鹿一眼看透她的妆容比其他人的更加用心,就拿双唇来说,别人只用一种颜色的唇脂点唇,她却先用英粉小心地盖住了先天单薄的唇形,用浅红色的唇脂重新勾勒出饱满的唇形,再用深红色的唇脂在双唇的内缘深深地染了两道,仿佛是羞怯时用银牙在双唇上咬出了两道血痕,让人看上一眼便心生怜爱……
“可是,如果把细银丝对折,在烛火上烤到温热,再用银丝夹住睫毛,就可以利用余温让睫毛卷翘,显得双眸放大,盈盈有神,为什么桃若化妆这么精心,却偏偏放过了这么重要的细节,任由纤长的睫毛低垂,把双眼遮得朦朦胧胧的……”
四目相对的瞬间,孟得鹿又明白了,“人们都说双眼是通向人心的窗户,也许,桃若正是不想让人轻易看破她的内心,才故意不愿意把双眼明显地暴露给别人,那低垂的睫毛就像是给心灵的窗户加上了一道道‘窗帘’……这样的人往往天生缺乏安全感,生性多疑,不爱和人交心亲近。”
再往桃若身后看去,便是舞伎菊影,乐伎昙竞,乐伎兰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