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后梁所谋 (第2/8页)
袁贰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理说推测出与边关安定有关系,应该增兵以防不测。
但是这国家又怎是一言堂?如何说服文武百官?现在是南北两线的边关守将同时出现问题,该如何增兵?
不得不说后梁这一步棋实在高明,直击软肋。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了解一下大晋的官制:前大梁是皇家的一言堂,政令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君主的睿智程度,由于政权的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的手里,皇帝可以为无欲为,所以终究走向了灭亡。
大晋吸取了前朝的经验,自创了一套相互制约又互相纠正扶持的官制:
文官方面:日常政令由左右宰相为首的“尚书省”(尚书省包含了六部)发出,由皇帝亲自管理的“门下省”审议,再由皇帝直属的“中书省”下发政令,日常政令大多都不需要皇上亲自下旨,除非特殊事件。这样即防止了皇上和宰相两方面出错,造成的国家的损失。
那么为了避免皇上少出昏招,皇上也拥有自己的智囊团即:“翰林院”。
同时也为了避免尚书省的权力过大出现问题、皇帝朝纲独断,另设有“都察院”负责监察。
文官有官阶和品级,实职是在朝任官才会有。例如:宋大爷的身份,是永定候府的候爷,又在门下省任职,候爷是自己的品阶,门下省任的职位则是实职,永定候是官阶属正三品,奉禄上:有实职的职务补贴再加上正三品相应的职钱。
宦官方面:大晋也有专门管理宦官的:“内监省”,升职最高只能到正三品供奉官,总人数严格控制在100以内。如果想担任实际官职必须将人事关系转到尚书省下辖的吏部,按照正常官员的制度管理,再不能身兼皇家内监,严范宦官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