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超高音速与高超音速尽管只是词组组合的变化,但意思却大不相同,至于在中国腾飞内部更是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鄙视链。
那就是10马赫的才是真正的超高音速,至于5马赫左右的只能被叫做伪超高音速,既然是假的超高音速,那么再叫超高音速就不合适,于是就把高超音速这个名头扣在5马赫攻击弹头的头上。
毕竟未来这种配备5马赫弹头的防务装备是要出口的,跟客户介绍时,说这种防务武器是伪超高音速多不好听,搞得客户好像买了假货似的,叫做高超音速不但能跟真正的超高音速区别开来,还能让客户有种买了超高音速防务装备的错觉。
这也是没办法,除了中国腾飞嚼文嚼字的把两者分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包括美国内在的其他国家,依旧是超高、高超傻傻分不清楚呢。
问题是人分不清楚,但雷达却晓得那个厉害。
5马赫一下的攻击弹头,因为速度不快不慢,雷达的连续波还是可以勉强跟得上弹头的行进轨迹,这也就能为标准6之类的海上反导武器系统提供很好的攻击参数,确保能够精准的把弹头给揍下来。
可速度达到10马赫以上,无论多先进的雷达,波束一来一回确定的参数,准备再次确认时弹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也就无法进行轨迹的连续跟踪,自然无法算出攻击的角度、速度、高度和时间等具体参数。
除非能够在弹头飞行的航线上每隔3公里就部署一座大型的相控雷达,形成雷达阵列才有可能抓住这么快的弹头轨迹,否则想都没想。
可这么做一来没那么多地盘儿让你来建,二来成本也吃不消,所以面对10马赫以上的攻击弹头,无论是陆基防空系统还是海基防空系统统统无效。
航母硬杀伤手段算是废掉了,那软杀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