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李明回到办公室后,着手查找“觉醒”理念的来历。他在研究中发现,这一理念并非刘强的原创,早在几十年前,艺术圈中就出现过类似的思想流派,只是当时的“觉醒”并没有如今这般复杂而极端。通过大量的资料梳理,他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
“觉醒”理念源于一种名为“精神解放”的艺术流派。二十世纪中期,这种理念首次出现在欧洲的艺术圈,推崇者们宣称,通过“放弃自我”可以达成更高的艺术表达。然而,这一流派因其对精神世界的极端追求,导致部分艺术家出现精神分裂症状,甚至有些人完全失去了自我认知。最终,这一流派被大众所摒弃,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然而,李明查阅到的信息显示,虽然“精神解放”流派表面上已经消亡,但其核心思想却并未完全断绝,而是被少数信徒秘密保留和传承。刘强很可能正是其中之一,他从这种流派中汲取了“觉醒”的精髓,经过包装后,重新引入艺术圈,以此吸引那些追求灵性突破的艺术家。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李明还发现,刘强在数年前曾赴欧洲参加过多场艺术交流,尤其在一些涉及灵性和心理学的艺术聚会上频频露面。据说,他在这些场合表现出对“精神解放”思想的强烈兴趣,甚至结识了一些资深信徒,这些人向他传授了“觉醒”仪式的理论和方法。
“觉醒仪式……”李明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寒意。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念,而是一种被精心设计的精神仪式。通过对“觉醒”仪式的逐步接触,参与者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系列精神暗示,从而一步步被引导至“觉醒”的深渊,甚至完全丧失自我意识。
就在李明思索之际,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接通后,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李先生,我听说您在调查刘强的‘觉醒’信仰?我想我们有必要见一面。”
李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重要的线索,于是迅速约定了见面地点。几个小时后,他在一家隐蔽的咖啡馆里见到了这位神秘人物。这是一位年长的艺术评论家,神情谨慎,似乎对“觉醒”信仰怀有极深的忌惮。
“刘强正在玩弄火,”这位评论家开门见山地说道,“‘觉醒’并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一个危险的陷阱。我年轻时曾亲眼见过几位朋友因为迷恋‘觉醒’而毁掉了自已的生活,他们完全迷失在自我意识中,有些人甚至丧失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