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未炼还丹先炼性,末修大药先修心,性定自然丹性至,心清然后药苗生。"
要达到明心见性,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炼静功,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则静,静则生,不但要静中能静,必须做到动中也能静,"闹处炼神,静中炼炁"。
所谓心动,并非心真动,实质是意念动。所谓神弛,并非元神外驰,实指识神外驰。
识神、意念乃一物,而损精耗气。意念的欲望多,能去此贼,则真性圆明。
不欲何贪,不贪无求,心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则明心见性可致。
"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行错路径,则如虚空寻迹,披水觅路。"
此一言切中性命双修中由性入命的关节处,由性入命,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收心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炁,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俭于心乃修真了道的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