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范的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种转变的过程,就是所谓的修心了。须知人只是由理想决定人生,靠认识指导行为的
“心之器!!!”
“所以修行的着力点也便在于修心了。”
“诚然!!!”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但那必须是以理智为情感,以真理为生命,具大智慧、大诚信、大肯决的上根大器始得。若果自忖习气甚深,熟处难忘,或是解行分裂,明知故犯,那就必须下一番观察、修正想念行为的洗心退藏工夫,才有功德圆满、光明解脱的一天。离开脚踏实地的修心工夫,“保任”便是一件极难的事。
修行既然在于修心,而心却又无形相、无古今、无方所,不可把捉,如何修呢?其实能明白了“修即无修,无修即修”,才是真正把握修心的要诀。
修炼之人只在一个“忘”字而已。所以大师又说:“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所谓忘心,离却分别心,就是忘却自我,就是“通身放下”。能如此,才能“斩断命根”,也才能“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参!
倘使“熟处难忘”,骤难相应,倒也有个最古老、最契机的殊胜方便,那就是“观心”。为什么要“观心”?心无形相,又怎么个观法?关于这,初祖达摩大师说:“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又说:“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五祖忍大师也说:“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盘法自然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