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人之所以如此惊愕,并非是房遗玉的提醒有误,而是她这答案实在太妙了。
这段文言文出自《中庸》,其中内容晦涩难懂,因为是战国时期的古籍,不但没有标点和断句,一篇文章又没有确切的释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期才会演变成各式各样的百家学说。
一字不差的成段古文,极有可能被译出成千上万种的释义。
有资格教导他们这群皇亲贵戚子女的先生,自然是当世有名的大儒。
身为当代儒学典范,对古文自然会有各自的释义,教授学生自也是按此而来,这也正是古人尊师重道的缘由之一。
然而房遗爱的答案却是出乎了老儒对于这中庸二十二章的理解。
要知道房遗玉深究各朝历史多年,又拥有超越此时千年的经验,所作答案自是与老儒平日教授所不同。
然而这些不同,却如锦上添花一般,令闻者茅塞顿开受到启发,诸学子甚至认为,房遗玉这释义比老儒所授更为妥帖。
那老儒抚了抚下巴上那一撮稀疏的胡须,沉吟了半晌,轻咳一声掩饰尴尬道:“还不错,你先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