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夫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由校是很喜欢木匠活,但他却没有耽误太多的政事。天启年间,大明已经在风雨边缘,鞑子的内部已进完成了一统,为了抵御天灾,也就是小冰河期对他们造成的。其实,在小冰河期日子对鞑子来说同样不好过,尤其是汉人人口逃亡流失严重影响生产力,所以建奴多次入关抓捕大量汉人劫掠财物粮食,用这种吸血的方式成功削弱明朝来补充自己,如果不是晋商不断地给鞑子输送粮食,让他们成功地渡过小冰河期,鞑子也不可能有如此嚣张的气焰。
在天启初年,萨尔浒之战刚刚结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朱由校来处理,尤其是辽东战事频繁之时,作为一国之君,朱由校没有多少失误。
他登基之后,发现东林党的权势过大,而皇帝一个人是无法抗衡整个文官集团的,于是朱由校向他的前辈学习,提拔了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仗着皇帝的宠信而权倾朝野,经常在朱由校做木匠活的时候,在朝廷上执行皇帝的权力。这也是朱由校的聪明之处,没有直接与文官集团发生冲突,而是让魏忠贤去牵制文官集团。
魏忠贤掌权期间,增加了江南的赋税,提高了官绅的赋税,减轻的百姓的负担。他对辽东战事很关注,天启年间,辽东军兵很少有欠粮欠饷的事情发生,这与魏忠贤掌权是分不开的。
朱由校虽然在做木匠活,但是朝堂上的一切动向都在他的关注之下,这说明朱由校其实是个很有手段的一个皇帝。
皇帝也是人,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后世对天启帝的批评也很多,他忙于木匠活,耽误了很多政事,重用魏忠贤,而魏忠贤暗地里做了很多为人不齿的事情,陷害忠良、打击异己、贪污受贿。但天启帝并非不上朝,他比万历皇帝都要勤奋。
而后来继任的朱由检,比起他哥哥朱由校来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大明亡在他的手中,虽然不能把全部责任推给他,但在他执政时犯下了很多不能饶恕的错误。
首先他一上位,就除掉了魏忠贤,除掉魏忠贤对他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大明太监的权力全部出自皇权,与大臣不同,皇帝要太监去死只是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