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会议目标:土地制度的新道路 (第3/7页)
雪夜访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远远小于封建统治阶级力量,这决定了他们必须把自己变革生产方式的要求与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望统一起来,以借助农民的力量进行革命,达到推翻封建统治的目的。
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贵族想借鉴英国的圈地经验,从小租佃者手中收回土地,搞规模化经营。为此,他们雇用了一批古文专家,在故纸堆里发掘记载着领主与农民契约关系的古老羊皮文件,以便确立回收土地的合法性。
但这种举动激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不满,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国民议会在巴黎召开时,农民便率先发起革命,夺取城堡,烧毁有关土地的法律文件。
为了安抚农民,国民议会不得不妥协,被迫颁布了八月法令,规定农民获得全部人身自由,地租也要通过赎买废除,原来的租佃农一举成为小块土地的主人,小农所有制的基础就此奠立。
之后上台执政的雅各宾派面对内部暴乱与外敌入侵的双重压力,为发动农民保卫革命成果,采取了更激进的土地政策,把没收的逃亡贵族的土地,和宣布为国有资产的国王和教会的土地分成小块,低价出售给农民,同时把村社公用地按人口平均分配,进一步加强了小农所有制。
小农所有制的巅峰在拿破仑时期。
《拿破仑民法典》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占有权,通过革命立法加强了农民个人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增强了农民占有土地的决心。
客观来说,小农土地所有制取代对封建土地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在大革命初期曾极大地释放农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近代法国农业生产基本上能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农业生产的增长是靠投入大量劳动力取得的,因此增长有限,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束缚了大量劳动力。农民们死守自己的小块土地,信奉“我的杯子很小,但我是用我自己生产的杯子”的小生产者哲学,滋生了对大企业的仇恨心理,大工厂主、大农场主、大银行家都被视为平等的死敌,从而严重阻碍了大规模生产方式与大企业在法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