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循序渐进的军事改良 (第2/6页)
雪夜访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山地步兵,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机动能力,隐匿能力和在崎岖的环境里快速建立防御阵营的能力。
在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帝国,训练军队的时候会采用一种叫做西徐亚步兵阵型的模拟战术,在西徐亚阵型中,各营不分攻击部队和防御部队,均以同样方式编组。训练时,各营排成一条战线,并组成两个高机动部队快速奔跑,而非通常布阵的三个团。训练开始后,两翼向前推进,并以外侧各营领先进行环形运动,互相靠近,包围战线前方的目标地区。
接下来,两翼继续进行环形运动,右翼在外围,左翼在内侧,朝相对的方向行动,最终前进到互相重叠的位置。这种训练曾是拜占庭军队早年在冬营时的一种竞技娱乐项目,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训练战术。当然,正统的西徐亚战术需要骑兵的配合,但在伯罗奔尼撒,不需要那么多骑兵,只要继承徐西亚战术的精髓——步兵在移动中的穿插体系。
这能够保证士兵们在遭遇战中快速转变方向,以少量人的防御为大多数人的撤退提供时间。
李陵风想要在丘陵和山峦中重现改良版西徐亚阵型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
最严重的就是指挥问题。
丘陵作战和行军中,视野和声音受限很大,指挥官的命令到了士兵耳朵里就会变成模糊不清的指令——很大因素在于山地丛林中,对于方位的描述没有明显的对比物,指挥官本人也只能用抽象的描述来表达命令,再加上环境本来就吵杂,压根没法做到令行禁止。
这就导致了士兵们在移动过程中为了保持前方有准确视野和能接受到来自指挥官的信息而失去了一部分机动性——在这种训练里,机动性是最重要的要素,失去机动性一切都毫无意义。
毕竟奥斯曼人也能在山地遭遇中快速列阵,只有比他们快,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