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夜盗泊衣桥 (第1/5页)
张定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泊衣桥和乌马镇一样,都是江南古镇了。太平军当年曾经在这里大战洋枪队,镇子上的建筑几乎损毁一半。战后泊衣桥就远没有以前那么繁华了,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码头,从这里江南的稻米装船北运,然后经长江、运河运到北方。
抗战爆发,战乱中江苏、浙江两省生灵涂炭,小小的泊衣桥也难逃没落命运。原本繁荣的米市早已荒废,倒是以前很多运粮的木船、帆船还停靠在泊衣桥边上。
镇子并不大,兵力也少得可怜,只有伪军一个排不到,在镇子南边的岗楼里面驻扎着。这几年,丁晓峰的部队在这一带活动,和伪军早就打过了招呼。再加上,伪军当中很多人也是混口饭吃,真有事谁去拼命啊。所以这几年游击队在泊衣桥如若无人之境。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丁晓峰派人给镇子上的伪军送了一部分给养,还有一些钱。顺便捎了话过去,这几天游击队可能要过泊衣桥向东开拔,让他们听见动静不要出来。因为护送游击队的还有第三战区的川军部队,大家打起来都不好。
丁晓峰长了个心眼,没有说偷船的事情,他说有第三战区的川军部队是吓唬他们,这样一来,伪军就会躲在岗楼里面不出来。
前去偷船的兄弟共计七名,另外还有四人负责布雷和划船。打算偷的船也是事先侦查好的,是一艘长约十几米的铁肋木制帆船,看船身还算完好,适航能力应该还不错。
分工是这样的,李小五带兄弟们负责偷船,丁晓峰带三十多人在外围警戒,防止伪军出来。在镇子外围,有二十多兄弟接应。
李小五是第一个上船的,他要检查帆和舵是否完好,看来他们很幸运,除了绳子之外,船上的设施还算完好。绳子好办,他们带着船用缆绳。大家在李小五的指挥下,很快把帆船绳子拴好,然后鼓起帆,砍断固定在码头的绳索。帆船借助东南风向南驶去。
一路上居然无惊无险,这让在岸上打算接应的兄弟都感觉意外。等到了双桥,事先在岸上藏好的水雷抬到了河边,然后船上扔了绳子靠岸,兄弟们把水雷抬上船。
但到了双桥,帆就得收了,因为风向不对。兄弟们只好卸下橹,然后临时用桨往西面划。这段水路看上去不远,但要依靠人力将一艘十几米长的木船划过去,也不是个轻松的事情,兄弟们都累得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