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上岸 (第1/4页)
张定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定海掏出手枪来,对着天空鸣枪,啪啪……枪声回荡在被炸得一片狼藉的港口上空。紧跟着其他军官也都对天鸣枪,为死难的兄弟致哀。
至此,张定海的鱼雷艇中队所有的水面舰艇已经损失殆尽。
由于田家镇要塞吃紧,上峰调已经没有水面作战能力的张定海部参与田家镇要塞防守。现在中队尚存平射机枪两挺,高射机枪三挺,步枪若干支。为了保证张定海部的作战能力,上面从老旧舰艇上拆下来的高射机枪三挺,并二十余支步枪补充给了张定海部。要求他们在田家镇要塞前沿,负责守备滩头阵地。
张定海部现在已经从战时开始时的一百五十多人减少到现在不足百人,所以上峰又调了二十多名舰艇被炸沉后生还的水兵补充了进来。部队原来的鱼雷艇中队番号取消,改为江防独立支队,暂时归田家镇要塞指挥。
就这么着,这支海军部队被迫要干起陆军的活。要塞将独立支队布置在北岸,防止日军从北岸登陆。
田家镇要塞分南北两岸炮台,各安装德国克虏伯15寸大炮八门,射程为一万多码,相当于九千多米。但炮弹库存不多,每门炮只能勉强配备炮弹50发。其中包括开花弹和子母弹,开花弹主要对付水面舰艇,子母弹主要对付步兵。炮台重点需要的是开花弹,但这种炮弹库存不多。抗战打响前,海军方面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派了当时的海军总司令杜将军前往德国购买。但这种老旧的火炮德国早已淘汰,最后只好将剩余的几百发炮弹买了回来。要不然的话田家镇要塞连这么老旧的舰炮都配备不起来。
(注,这段关于老旧舰炮买不到炮弹的典故是我摘抄当时档案的,由此可见抗战中我军装备之恶劣以及抗战之艰难。)
田家镇要塞南岸炮台设有一、二两炮台,由江防守备队队长唐静海指挥。总台长为张凤仁,副总台长为吴芝甫。第一炮台长官为李和春,第二炮台长官为关继周。南岸有树木遮蔽,相对来说炮台位置较为隐蔽。
而张定海守备的北岸炮台则比较空旷,距离武穴三十余里,炮台位置不易隐蔽。北岸炮台设三、四两炮台,总台长为原马当炮台总台长陈永钦,副总台长为原海军部科长陈国忠,第三炮台长官为甘礼经,副台长为叶时,第四炮台长官为郭鸿久,副台长为赖汝海。
其中第三炮台装有火炮四门,负责一号炮的为陈耀宗,负责二号炮的为刘崇平,负责三号炮的为邵正炎,负责四号炮的为倪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