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亲曾经言道:‘皇上乃千古一帝,识见冠绝古今,大明中兴之望全赖皇上一身。’对皇上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而如今,皇上因推新政缺乏人材之故,暂缓对江北用兵,足见其对同心同德之人材之渴盼。”
“如此,这道策问最终目的,是要固皇权,看看我们这些贡生能否为新政助力。谁要是说出‘垂拱而治’的论调,怕是立即会被皇上冷落,黜落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瞿正博感觉茅塞顿开。
他曾经在《大明周报》当过记者,不同于只会寻章摘句的书生,没少见到百姓对新政的拥护、对皇上的由衷爱戴,对新政的理解更有心得,所以对皇上早就心服口服。
所以,一旦理清思路,瞿正博下笔极快,不到一个时辰,洋洋洒洒千余言,写下了一篇《强国论》,其主要观点即从高、成二祖之盛与神、熹二宗之衰的对比中,提炼出“强国必强皇权”的论调。
瞿正博聪明,别人也不尽是傻子。
会试第二名张永祺也想到了朱由榔的用意,只不过,他想得更深了些:“若皇权太过强盛,君明自是无事,若君昏必然误国。”
言语之中暗指神、熹二宗失德。
他的观点是:强化皇权并非天下强盛根本之道,根本之道在于天子当加强自身修行,行德政,亲贤士,远小人,则“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