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观坐着三轮车,从龙湾镇北面的山梁上沿盘山大路上去,一直上到山顶,然后是一道绵延20里的长长的山岭。一直跑到山岭尽头的大山脚下,才顺着大路往山脚下的沟峪里走,拐过一个大湾,五龙峪村前山头上的那颗苍劲的古柏就映入了眼帘。
突然之间,坐在三轮车上的陈观就有了一种少离家老大回的感觉,心跳加速。
远远看去,五龙峪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风水宝地。
逶迤而来的五道山岭,宛如五条逶迤而来的卧龙,山岭间五条河在五龙峪会齐,形成了波光粼粼的五龙河。五龙峪村就坐落在五龙河东岸,宛如五条龙托起的一颗龙珠一样。
山好水好的五龙峪是一个传奇的地方
清末民初的时候,明水的刀客名噪一时,与东北胡子、山东响马、四川袍哥齐名,五龙峪的五龙寨就是明水著名刀客、后来当上了国民党混成旅长的宋老三的刀客寨。
这一带都把刀客头子叫老驾杆,是从拉车驾辕的意思里化出来的,就是掌舵人,相当于东北胡子和山东响马里的瓢把子。
明水刀客与东北胡子、山东响马一级豫皖苏地区的土匪有所不同,所有的老驾杆基上都是因为报血仇而铤而走险拉杆子的,讲究的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在乡里乡亲面前还要装出一副行侠仗义的面孔,奉行的是劫富济贫。
这种不计手段的报血仇的仇杀,往往是屠尽满门,不留后患,明水人叫“打野窟”。
五龙峪村子北端坐落着一个孤零零的土寨子,就是当年乡民们抵御刀客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