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语千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神策右中尉、行营节度使、大将军刘贞亮拜会中丞武大人”
武元衡一听就心道不好,这个刘贞亮就是俱文珍,这几天对外声称找到带他入宫的老太监,对他有救命之恩,拜为义父,报给皇帝,要随义父姓刘,因文珍是先帝赐名,所以还请皇帝再赐一名,皇帝赐名“贞亮”,赚足民间热泪,不明真相者都觉得他忠孝无双,连韩愈都在为他赋诗一首,送到京城,他借此大摆宴席,搞奉旨改名大典,借机大肆敛财,文武百官摄其淫威,不得不参加,还有商贾名流,封疆大吏节度使,都托人送了重礼,太子都亲临祝贺,一时是繁花似锦、炙手可热,文武大臣,只有二王、刘柳未到,当场大怒道“区区六品待招,欺世盗名,实为国之贼也,他日入我彀中,叫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搞得乌烟瘴气,人人自危,武元衡想起前两日裴度的再三嘱咐,女儿中毒疗伤之事不得泄露,要把过府看病的郎中控制起来,一忙把这个事情忘得干干净净,来的好快,不知今日能否搪塞过去
不过他迅速冷静下来,想到此急命撤掉酒席,让管家带裴叔霆到后院,并派人把手武翊菁房门,再命人撤掉门槛,清水扫尘,自已快步走到大门,见到俱文珍没有着官服,只是寻常圆领袍,一副富贵士绅打扮,身边站着卫次公、王涯两位世家公子,这两位依祖辈封荫,在朝中本是翰林待招,看看书、下下棋什么的,但两人依附俱文珍后,都是年升三级,在德宗末期都是朝中重臣了,卓为翰林学士,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新帝病重不能言,所以朝中该不该传位太子,并不统一,俱文珍觉得李诵病重,可以专权,遂指使卫次公带头立太子,为新皇继位立下首功,未想却为王伾、和王叔文让嫁衣,他们俱又害怕二王的霹雳手段,所以抱得俱文珍大腿更紧了,前些日子,俱文珍让卫、王二人加上郑烟等,逼迫皇帝立长子李纯为太子,这一帮奸诈小人,居然两次拥立有功,实在是咄咄怪事,武元衡也为王叔文不喜,只因在前朝封禅时没有排他的位置,也是一直找他的麻烦,不过他更加不喜俱文珍等人玩弄权术,打着皇帝之名到处搜刮民财,这个卫次公和王涯,在前几日的改名大典中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搞得在座之人都避之不及,可这二人竟能若无其事,可见脸皮之厚。这三人身后有两个副将,带着一阵士兵,神策军是精锐之师,严正肃立结成方阵在武府门口,武元衡立时就感到压迫感如排山倒海,但是他入仕有三十年,大风大浪里过来的,马上记脸堆笑,对俱文珍作揖道:
“刘将军来访,元衡有失远迎,见谅见谅,请刘将军和两位大人到寒舍一叙”,俱文珍是个身残太监,视为人生最大污点。平生最不喜人叫他“公公、太监”,武元衡哪里不晓,俱文珍堪堪还礼,命将士在外把守,自已和卫、王二人,一起进来武府,到正厅宾主相互招呼,看茶不提,武元衡道:刘将军有福,义父晚年被兄寻回,皇帝赐名,前日我也有幸共襄盛举,将军忠孝之心,实为我等钦佩’
“今天我冒昧拜访,有两件事向中丞大人请教,一是韩愈大人从江陵府送来一首大作,说是为我而专门作的,大人知道,贞亮只是一介粗人,想请大人指教一二,我想回作给韩大人,怕把他诗中意思曲解了,辜负韩大人一番好意,就是罪过了”,武元衡接到:“将军过谦了,记朝上下,谁不知道将军文武全才,再说身边还有两位大人在,卫、王出身高贵,精才艳学,以博学著称,在下总好在三位面前买弄呢”,武元衡说完含笑看向三人,卫次公清了清嗓门,其人五短,袍子显得有些长,幞头后面的飘带都到后腰,手中折扇一拢道:“大人,将军的意思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人外面一起感受一下文坛领袖大作的魅力”,两条细细胡须说话时跟着抖动,眼睛前突,活像一条大头鲢鱼,武元衡只好应承下来向俱文珍问道:“将军第二件事,所谓何事?”’
俱文珍一摆手说这事过会再谈,说着使了个脸色,王涯从怀中拔出一幅卷轴,缓缓打开道:
奉使羌池静
临戎汴水安
冲天鹏翅阁
报国剑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