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哥老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家和王家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既与他们参与的比较早有关系,同样也因为他们两家的儿子李定成和王仁学与鲁若麟私人关系不错。再加上李定成和王仁学说起来对李雪晴是有救命之恩的,又加分不少。
所以,李家和王家当初从徐家的附属家族,在鲁若麟的扶持下一路壮大,至少在安国军治下已经不用看徐家的脸色了。当然,回到江南本土,面对徐家这个巨无霸,李家和王家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
“说的轻巧,你们两家田不多,我们名下田产众多,要是按照安国军的制度交税,每年要交不少钱的。”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道。
李王两家产业的大头在商业上,田地反而不多,所以对征收田赋反应并不大。
“按照安国公的一贯风格,既然田赋要收了,商税同样逃不掉的,不过是早晚的问题。”作为在场最大的地主徐家并没有想象中反应那么激烈,因为徐炎林明白,一旦安国军站稳脚跟,再想免税是不可能的了,这也是江南权贵们敌视他的最大原因。
好在徐家在尝到了海外贸易的甜头之后,对于交税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排斥了。当然,要想徐家带头拥护安国军的税收政策,安国军必定要在其他地方给予一定的补偿,否则谁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要知道江南权贵们一直都是盘根错节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很有一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味道。松江大户们拥护安国军,势必就会与江南其他地方的权贵们形成对立,相当于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或者集团,损失也是不小的。
“诸位,不要光想着交税的坏处,也要想想交税之后的好处。我们这些人虽然免了些税,但是上下打点的钱难道就比省下的那些税少多少吗?再说了,大家也是在大明跑老了商路的,即使关系再硬,一路的各种关卡哪个不要打点一番,稍有不慎甚至会人财两失。想要在大明好好做生意,难啊。”
“但是在安国军治下做生意是什么情况想必不用我说了,虽然交了税,但是省心啊。至少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完全不用理会,甚至遇到刁难和威胁还可以求助于安国军。如果说那些税是交的保护费,那我也认了,至少我认为这钱交的确实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