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军想要航母,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别人不说,龙镇海就是个见航母就流口水的人。作为一线的海军军官,他深知没有航空兵掩护的海军,战场上肯定是别人的活靶子。每次随舰出海,舰队下属航空兵的歼7,由于作战半径短,只能掩护至不到200海里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天上就只有美国人和日本人的飞机了,老是围着你转啊转。有时候甚至会冲你俯冲,进行模拟攻击。
“妈的,老子连防空导弹都没有!”每到这时,舰长也只能安排枪炮班进行模拟防空训练了。而龙镇海总是拿着望远镜,望着远处嚣张的外国军机,仿佛能看到对方飞行员傲慢的眼神。“总有一天,我们会有的!”
龙镇海咬着牙,心里默默的念叨。
1991,1980,1929。如白驹过隙,时间过去了60年,苏联不在了,中国却挺了过来。在1992施行曾经视为洪水猛兽的市场经济后,似乎日子还越来越好了。昔日的乡下人,居然也跑到俄罗斯拿钱扫货了。这自然也少不了军方的人。一时间,苏联曾经的各加盟共和国的军火库里,穿着中国军装的各色人等慢慢的多了起来。最著名的买卖就是1992年交付中国的苏-27。海军当然也没闲着,只是囊中羞涩,海军装备可都是大家伙,一艘舰抵得上半个团的苏-27了。
1991年底的一天,时任中船集团副总工程师的殷光祖,突然间接到一个国际电话,是从俄罗斯打来的,电话那头是1959年他在俄罗斯留学时的老师切尔年科。老师已经75岁了,声音颤颤巍巍:“殷,乌克兰黑海造船厂有一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造的差不多了,本来是苏联海军订购的,现在的俄罗斯没钱买了,希望中国能买回去。”
殷光祖当年在苏联学习船舶设计,和老师切尔年科的关系非常好。1960年殷光祖回国,不久中苏关系破裂,两人失去联系。直到1987年殷光祖去苏联商讨购买一艘破冰船,也就是后来中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才有机会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切尔年科是前苏联海军的装备顾问,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装备的论证、设计和建造监督工作。切尔年科始终对中国抱有好感,苏联发生的一切让他感到极度失望和悲伤。东方,是他寄予厚望的地方。
殷光祖接到电话,立刻上报集团和海军。海军对航母,那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如今天上有这么大的馅饼摆在你眼前,还不敢珍惜?
于是,1992年初,一个中国海军的代表团就出现在黑海造船厂,为首的是郑明少将。一想到百年的航母梦就要在自己这一代实现,整个代表团都非常兴奋。
可是,天上掉的馅饼,哪那么容易就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