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将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王韩然在位期间也曾试图有所作为。水工郑国奉韩王韩然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修建郑国渠,想要消耗秦国国力。不想没多久计谋败露,秦王嬴政和秦相吕不韦商量后,决定继续修建郑国渠,但是为了惩罚韩国,决定派兵攻打韩国。
而郑国渠全长250多里,灌溉农田280多万亩。它是继都江堰之后秦国又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关中变成了肥沃之地。秦国的两大粮仓巴蜀和关中就此建成。
韩王韩然自公元前272年上台,总共在位长达三十四年,由于过度平庸,竟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从史籍来看,他在治理韩国的三十多年中,除了不断向秦国求和之外,几乎没有做过任何有作为的事情。现在,这个
“修渠抗秦”、迂回救国的战略决策,乃是他阁下采取的唯一“积极”措施。
呜呼,世界上竟有韩王韩然这样的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面对强邻的侵略,不去加强国防建设,整军备战,却派专家前去帮助敌国兴修水利,增产增收,希望敌人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中,变得疲惫衰弱下去!简直就像为了消耗敌人实力,而派专家前去帮助敌国兴建兵工厂、制造枪炮子弹一样。这种异想天开的奇怪念头,从谋划到付诸实施,竟在韩国高层决策集团中始终无人提出异议,也算古今一奇!由这样一批国家领导人管理的国家,如不迅速灭亡,简直没有天理!
郑国渠大概用了三年时间建成通水。就在该渠大规模施工的三年之中,秦国也从未停止过对韩魏赵三国的军事进攻。而这项粮食增产工程建成后,秦国如虎添翼,从此进人了加速统一期,而东方六国则进人了加速灭亡期。二十多年后,六国竟被一扫而光。韩国则在郑国渠建成之后十四年即公元前230年,第一个被消灭,这与韩王韩然对秦国的
“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期间韩王韩然薨,其子韩安立(公元前239年)。韩王韩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33年:韩王向秦纳地效玺,请为藩臣,派遣公子韩非出使秦国、侍奉秦王嬴政。
韩国公子韩非是战国晚期的著名人物,是韩国宗室贵族,是法家代表人物,曾自学道家老子思想,又拜儒家荀卿为师,兼采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等三家学说之长,以儒家与道家的学说为本,发扬法家,集法家思想的大成。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