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将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方天气快到最冷的时候了,到时候天寒地冻,秦军自然退去。反观北方匈奴,即将南下掳掠。”赵国宠臣郭开出言提醒道。
“哎,寡人这个赵王真是命苦!秦国人是恶虎,匈奴人是饿狼,都不肯放过寡人!”赵王赵迁不由地悲伤道。
古代出征一般为春季和秋季,春季可以拥有较长的作战时间还有夏粮补充,秋季粮足少雨。
但是中国古代大多数的战争是在秋天开打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中国文明从本质上来讲是农业文明。在国防力量构成上,除了少量职业军人,部队的基干力量是由农民组成的。武装农民平时劳作,战时拉过来打仗。所谓耕战,耕在前面,经济生产为主,国防军事为辅,军事行动要围绕经济生产这个中心来进行。所以农忙时节一般休战,抓紧时间搞生产,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是?于是,历史上很多军事行动,都在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找战机,比如河南的冬小麦五月中就可以收割了,但是山东要等到6月初,这就有了个时间差。
古代是以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季节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