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窝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尽管赵昺精打细算,留守的众臣绞尽脑汁百般筹措,可还是出多进少,显然消耗的速度已经超出了预期。若是不顾江南民生强行征收以保证前线用度,则很可能会动摇根本。所以他将希望寄托于今年的夏收。
若是今年是个丰年,仅靠江南税粮便足以支撑战事的发展。而中原地区夏粮丰收,即便尚不能保证军需,也可让中原百姓吃上饱饭,坚持到秋收,如此就大大缓解当下缺粮的窘况,减少南粮北运的压力。而如果今年粮食歉收,赵昺就要早作打算。所以说粮食的丰歉已经成为左右战局的重要因素。
孙子兵法有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另一部兵书草庐经略则强调,围城时要用三招,即筑墙围困,夺其粮草,断其粮道。可见皆已粮食有关,没了粮食守军无法长期坚守,除了开城投降,就能被饿死城中。因而大部分因缺少粮食而失败的情况是在被围阶段、后方粮食运不上去导致的。
这方面最典型的战例之一是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守睢阳。在长达十余月的围城战中,叛军始终无法攻下城市,只能断了城市的运粮道,彻底断绝城内粮食供应。最后城内守军不足四百人,连老鼠都吃光后,城池才被攻破。
而攻城一方的失败,大部分也并非是敌方获得外援,或是被反杀。往往却是因为敌方城内粮草充足,可己方粮草供应不济,不得不望城兴叹撤围而去。导致将要到手胜利,因此功亏一篑,甚至在撤兵过程中遭敌反击,大败而归。
以赵昺根据各方情报估算,现在大都城中积存的粮食最少可以支撑百万人十个月所食,若是措施得力,则可以坚持一年有余。而这仅是计算官仓储粮和大粮商囤积的粮食,不算权贵们府中存粮。因此深挖潜力,大都城中的粮草大概需要两年才能耗尽。
赵昺当然不想无功而返,但如果粮草短缺,诸多手段没有时间实施,他就需要在短时间内破城。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迫在炎炎夏日,不利于作战的时间点对敌不惜代价和伤亡发起强攻,付出本可避免的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