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窝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物资投送的距离也就越远,需要动员的人力和运输工具同样会大幅增长。而麻烦的还不只是粮食运输,转运途中粮食损耗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唐代名将征突阙时,支持他们的后勤队伍从山东运粮到河套地区,单程行程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途中粮食损耗高达百分之九十。损耗最大的部分正是民夫自己的伙食,毕竟民夫吃不饱,根本无法背负沉重的粮食前进。而途中降雨导致的粮食腐烂、被麻雀老鼠吃掉等等,都会造成粮食在运输途中的大量损耗。
可能会有人疑惑,如果粮食运输这么困难,为什么军队不携带大量牛羊行军呢?古代游牧民族的军队确实是这样行动的。这或许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局限性很大。一方面,蒙古大军的崛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很难复制个例经验。另一方面,携带牲畜行军一样要消耗大量的粮草,一旦牲畜中疫病流行,“军粮”将迅速断绝。所以,战争中这种可靠性太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而当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还真用过这招,
即携带了大量随军牲畜出征,但面对旷日持久的高句丽地区围城战,最终还是因粮食耗尽而被迫退兵无功而返,也给后人们留下了前车之鉴。可见古代战争中,粮食的运输是多么要命的一件事。
即便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屡战屡胜,但面对吃喝拉撒的问题,天可汗也只能干瞪眼。归根到底,让士兵填饱肚子才能打胜仗,否则,即使攻克再多的城池要塞,取得了再多的胜利,一旦出现了粮食问题,一样要乖乖退兵。
另外还有可能完成战略目标,但是因为粮草短缺不得不在胜利果实再度拱手让出,而世界名将拿破仑就干过这样的事情,最终还因此导致其在退兵途中兵力折损太大,自己被迫黯然下台。很多人以为拿破仑远征沙俄忽略了后勤问题,实际上恰恰相反,赵昺以为拿破仑在战争之前特别重视后勤。
在战前拿破仑和将军、参谋们彻夜计算征讨沙俄需要的物资数量。按照精密的计算,法国统帅部门算出的数字是,法军至少需要带上六十天的粮食物资才能到达莫斯科。可实际上,由于俄军一路抵抗以及坚壁清野行动,法军足足走了八十二天才抵达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