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穷尽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拿司马迁来说吧,大家都觉得他是史学家,我得说你们错啦!司马迁除了写《史记》,他那八篇大文章“八书”里的学问可是什么都有,天文、地理、经济等等。所以他不只是史学家,还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家呢。这说明中国文化里,哲学、经济、政治、文学是相互交融不分彼此的。
刚才讲了对那两句诗的一些感慨,这和咱们讲《黄帝内经》有啥关系呢?关系可大了!所以要是文字搞不清楚,历史搞不清楚,就会有麻烦。就拿《上古天真论》这一篇来说,它主要是讲“天”的。我们知道“一”是通过一画划分天地的,在“一”上面再加一笔和一个“人”字就成“天”字了,天地人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一”的上面是“上”,下面是“下”,文字起源于画图象形,包含很多内容。《上古天真论》里的“天真”二字,就和形容孩子“天真”的那两个字一样,咱们都用了五千年了还在用。这个天真的“天”字代表本L论,说的是真实生命的第一个来源。
《黄帝内经》是黄帝为了探究生命科学,去请教医学老师的对话记录。不过,对于这本书,搞考据的人有疑问,这也是中国人自已弄出来的事儿,外国人更要挑毛病了。他们觉得这本书的内文不像上古时期的风格,倒像是汉朝以后魏晋时期那种漂亮文章。他们就寻思,上古时期能有这样好的文章吗?看来有些学者把自已祖宗看扁了。
这就属于考据学范畴了。我一辈子虽然注重考据,但不赞成盲目迷信考据。考据学得注重学问,但不能迷信。现在的人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太迷信科学了,这比迷信宗教还可怕。因为科学本身没定论,新的发明总会推翻前面的结论,永远没尽头,这也是科学的精神。就拿爱因斯坦来说,他那么厉害,对科学的发明也不敢轻易下定论。你们才学了点科学的皮毛,就敢随便下定论,我觉得挺可笑的。这就是解读《上古天真论》篇名时要注意的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