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名为宋云间,道号撄宁,自称跟林守一相同,都是在这座府邸寄人篱下。
宋云间笑道:林公子,听说能不能考中进士,主要看科举制艺的本事,还要讲究座师房师的阅卷口味,但要说能不能一甲三名,得看命,文运多寡,有无祖荫庇护
林守一停笔,搁放在青花缠枝灵芝的三峰笔架上边,转头笑道:不太清楚。年少时先生有教诲,读书一事,有志于学正心诚意而已。
宋云间恍然道:原来如此,是我俗了。
林守一笑道:我若清高,何必科举。
宋云间疑惑问道:林公子,恕我蒙昧,修道之人,往往记忆力出众,如果明知大道无望,转为有志于功名,随便读个几年书,撇开我们大骊王朝不谈,去参加小国科举,想要一份金榜题名,说是探囊取物都不夸张吧但是愿意参加科举的修士,好像依旧不多
林守一解释道:早先宝瓶洲风俗,大体上第一等还是修道求仙,第二等书斋治学,三等的功名,末流的武夫。我们大骊王朝之所以被骂作北方蛮子,就在于民风彪悍,崇尚武德,不是马背上求功名,就是习武练拳。所以谱牒修士考取功名,在山上的口碑不太好,很容易被视为自甘堕落,况且真考中了,当了官,拿着那么点官俸,难不成是想要充实宦囊考中了却不当,身为儒家七十二书院之一的观湖书院,不是摆设,是要追责的。就算在某个小国当了大官,大贪特贪,中饱私囊,瘦一国而肥自身,也还要是要过观湖书院这一关,自然还不如直接当个护国真人、皇室供奉来得省心省力。
昔年的观湖书院,在当时大骊王朝还偏居一隅的宝瓶洲,可谓是什么都可以管上一管,尤其是君子贤人,邪祟作乱,仙家枉法,流寇犯案,江湖人士的犯禁……只要落在他们手上,动辄申饬仙府、皇帝国君,禁绝淫祠破山伐庙,也难怪修士将书院贤人比作小国的国君,君子就是强国的皇帝。只说梳水国四煞之一,不就碰到了书院贤人周矩
只不过书院的这种约束,终究都只是人力,如石子投湖,涟漪也好,波涛也罢,某地人心和民风习俗,总会水波复平。
宋云间点点头,深以为然。